欧洲精品永久在线视频|日本美女天天爽夜夜爽|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|偷拍日韩一区中文久久

      
      
          凡人微光 溫暖山城|墊江殘疾夫婦恪守承諾,7年已還債14萬余元 “債還清了,才能挺直腰桿做人”
          1月10日上午,墊江縣硯臺鎮(zhèn)太安村大雷山山溝里,70歲的賀洪烈坐在小板凳上,以凳為腿,和68歲的妻子張興英一起在地里翻土,打算過段時間栽點苞谷、黃豆。一言為重百金輕。7年多來,靠著節(jié)衣縮食、種莊稼、養(yǎng)雞牛,這對殘疾夫妻償還了債務(wù)14萬余元。他們用行動證明:誠信大如天,再平凡的人也該活得頂天立地。

          凡人微光 溫暖山城|墊江殘疾夫婦恪守承諾,7年已還債14萬余元 “債還清了,才能挺直腰桿做人”

          凡人微光 溫暖山城|墊江殘疾夫婦恪守承諾,7年已還債14萬余元 “債還清了,才能挺直腰桿做人”

          一月十日,墊江縣硯臺鎮(zhèn)太安村大雷山,賀洪烈在家晾曬紅苕粉。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

          1月10日上午,墊江縣硯臺鎮(zhèn)太安村大雷山山溝里,70歲的賀洪烈坐在小板凳上,以凳為腿,和68歲的妻子張興英一起在地里翻土,打算過段時間栽點苞谷、黃豆。

          一言為重百金輕。7年多來,靠著節(jié)衣縮食、種莊稼、養(yǎng)雞牛,這對殘疾夫妻償還了債務(wù)14萬余元。他們用行動證明:誠信大如天,再平凡的人也該活得頂天立地。

          兒子患癌離世

          給父母留下高額債務(wù)

          賀洪烈和張興英夫妻倆都是后天殘疾人——張興英年輕時因頭部一次嚴(yán)重撞擊,被鑒定為聽力一級殘疾。

          2002年,賀洪烈才把房子修好,搬進(jìn)新家,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。沒想到,他在一次采石事故中,因石頭塌方致使右腳斷裂、截肢,被鑒定為肢體二級殘疾。

          這對賀洪烈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,讓他沒想到的是,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。

          2015年7月,時年28歲的兒子賀友正和女朋友談婚論嫁,一天上班時突然感覺肚子不舒服,去醫(yī)院檢查被診斷出直腸癌。

          “平時我們兩個省吃儉用,給賀友準(zhǔn)備了一筆結(jié)婚的錢,加上兒子的存款,當(dāng)時我們家還有22萬元?!辟R洪烈告訴記者,他們帶兒子在重慶各大醫(yī)院治療,不僅用光了家里的積蓄,還前后向親朋好友借了17.6萬元。

          無奈病情惡化,2016年8月,賀友還是不幸離世,給老父老母留下17.6萬元的債務(wù)。

          夫妻倆分工合作

          7年多來還債不輟

          17.6萬元,對于這個本就不富裕的農(nóng)村殘疾家庭無疑是一筆巨款。家中沒了積蓄和勞動力,兩個身患?xì)埣驳睦先巳绾蝺斶€?

          賀洪烈和張興英都性格頑強(qiáng)、堅毅。辦完兒子的后事,兩人一人拄著拐杖、一人背著農(nóng)具,開始下地勞作,在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(jì)重新扛起家庭的責(zé)任。

          “人站著能挖土,我坐著一樣能。”這對夫妻每天天剛蒙蒙亮就開始干活。他家屋前屋后共有四五畝地,種著當(dāng)季的糧食和蔬菜,圍欄里養(yǎng)著母牛和家禽。

          兩人分工合作,配合默契:手上活由賀洪烈負(fù)責(zé);手上做不了的活,則由張興英干。賀洪烈想好了,大牛不賣,留下來生小牛,小牛養(yǎng)幾個月就可以賣大約六七千元。

          “彭長蓮4.5萬、陳文清6萬、張興發(fā)3萬、杜全惠2萬、李松芳1萬……他們相信我,都沒有打欠條。”賀洪烈始終記得,兒子患癌癥后,夫妻倆挨家挨戶上門找親朋好友借錢,有的立馬答應(yīng)了,有的思考了兩三分鐘點了頭,有的回避了……

          對于沒借他錢的,他能夠理解,畢竟自家兒子患的是絕癥;對于伸出援手的,他視之為莫大的恩情,堅持一點一點想辦法還上。

          “沒有一個人的錢是天上飛來的,能借給我錢的人,都是親朋好友,我們不能辜負(fù)他們的信任,還清了這些錢,我們兩個才可以挺直背說話,不會被一些人戳脊梁骨。”說這話時,賀洪烈提高了語調(diào)。

          因為夫妻的誠信,原本做好心理準(zhǔn)備“有去無回”的債主們,不僅拿回了錢,也見識了兩人的好人品。

          “他們兩個都是殘疾人,又出了這么大的變故,我們都勸他們不用這么著急還錢,但是他們信守承諾,還是一百兩百、一千兩千地送來?!辟R洪烈的朋友譚明芳說,自己沒有想到,僅僅用了四五年時間,老賀就還清了向她家借的4萬元,“真是一分一厘從嘴巴里節(jié)約出來的?!?/p>

          一些欠款比較少的人,都對老人說:“算了,不要緊,不用還了?!钡琴R洪烈嚴(yán)詞拒絕,對他們說:“欠債還錢,天經(jīng)地義。債還清了,我才能挺直腰桿做人?!?/p>

          2000多個日日夜夜,夫妻倆勤勞耕作,還清欠款成了他們最大的心愿。

          夫妻倆算了一筆賬,他們有低保金、養(yǎng)老金、殘疾補貼等,再加上自力更生掙的錢,一年大概可以攢上2萬元,有時候運氣好還不止這個數(shù)。

          就這樣,在經(jīng)歷了白發(fā)人送黑發(fā)人的悲痛之后,賀洪烈和張興英7年多來還債不輟。如今,17.6萬元的債務(wù)只剩下了34500元,他倆的心理負(fù)擔(dān)也輕了些。

          多方伸出援手

          他們有信心兩年還清債務(wù)

          采訪中,賀洪烈和張興英顯得有些“心不在焉”,張興英不時會“消失”,不是去牽牛,就是到地里扯蘿卜。

          看著年邁的老伴干著體力活,自己卻搭不上手,賀洪烈既心疼又著急,目光緊緊追隨著張興英。采訪中,他移步到院壩中央,一邊聊天,一邊翻曬大筐里的紅苕粉。

          為了盡快還債,兩人精打細(xì)算、省吃儉用,一日三餐、油鹽醬醋,他們都一遍一遍從腦子過,平時生病了熬一熬就行。賀洪烈身上的外套穿了十多個年頭,他笑說自己根本不想換,這件衣服結(jié)實、耐臟。

          賀洪烈和張興英的遭遇令人同情,他們的這種誠信為本的美德更讓周圍的人敬佩。

          “兩個殘疾人、低保戶,硬是還了十幾萬元的債,稱得上是‘壯舉’?!碧泊宕迕駨埗黜樖琴R家?guī)资甑睦相従樱f,不少鄉(xiāng)親被他們感動,都想辦法幫助他們,農(nóng)忙時上門搭把手。

          每隔10天,太安村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隊隊員會上門收一次老賀的農(nóng)產(chǎn)品,帶出山去賣;鎮(zhèn)政府幫他家申請了臨時救助,修通了出行的小路;墊江縣殘聯(lián)組織醫(yī)生上門為張興英檢查聽力,今年3月將為她安裝助聽器……

          賀洪烈說,他對大家的幫助十分感激,也對自己還完債務(wù)有了更多的信心。“我還要為還清債務(wù)而努力,爭取這兩年把剩下的錢還完!”新重慶-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莎

          無障礙
          推薦 | 要聞 重慶 兩江評 | 區(qū)縣 教育 文藝 | 健康 財經(jīng) 生活 | 問政 汽車 直播 | 政法 視聽 專題 | 鳴家 史家 旅游 | 房產(chǎn) 國企 原創(chuàng) | 應(yīng)急 信用 新聞發(fā)布
          • 站內(nèi)
          站內(nèi)
          分享
          新浪微博

          凡人微光 溫暖山城|墊江殘疾夫婦恪守承諾,7年已還債14萬余元 “債還清了,才能挺直腰桿做人”

          2024-01-12 06:23:59 來源:
          凡人微光 溫暖山城|墊江殘疾夫婦恪守承諾,7年已還債14萬余元 “債還清了,才能挺直腰桿做人”

          一月十日,墊江縣硯臺鎮(zhèn)太安村大雷山,賀洪烈在家晾曬紅苕粉。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

          1月10日上午,墊江縣硯臺鎮(zhèn)太安村大雷山山溝里,70歲的賀洪烈坐在小板凳上,以凳為腿,和68歲的妻子張興英一起在地里翻土,打算過段時間栽點苞谷、黃豆。

          一言為重百金輕。7年多來,靠著節(jié)衣縮食、種莊稼、養(yǎng)雞牛,這對殘疾夫妻償還了債務(wù)14萬余元。他們用行動證明:誠信大如天,再平凡的人也該活得頂天立地。

          兒子患癌離世

          給父母留下高額債務(wù)

          賀洪烈和張興英夫妻倆都是后天殘疾人——張興英年輕時因頭部一次嚴(yán)重撞擊,被鑒定為聽力一級殘疾。

          2002年,賀洪烈才把房子修好,搬進(jìn)新家,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。沒想到,他在一次采石事故中,因石頭塌方致使右腳斷裂、截肢,被鑒定為肢體二級殘疾。

          這對賀洪烈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,讓他沒想到的是,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。

          2015年7月,時年28歲的兒子賀友正和女朋友談婚論嫁,一天上班時突然感覺肚子不舒服,去醫(yī)院檢查被診斷出直腸癌。

          “平時我們兩個省吃儉用,給賀友準(zhǔn)備了一筆結(jié)婚的錢,加上兒子的存款,當(dāng)時我們家還有22萬元。”賀洪烈告訴記者,他們帶兒子在重慶各大醫(yī)院治療,不僅用光了家里的積蓄,還前后向親朋好友借了17.6萬元。

          無奈病情惡化,2016年8月,賀友還是不幸離世,給老父老母留下17.6萬元的債務(wù)。

          夫妻倆分工合作

          7年多來還債不輟

          17.6萬元,對于這個本就不富裕的農(nóng)村殘疾家庭無疑是一筆巨款。家中沒了積蓄和勞動力,兩個身患?xì)埣驳睦先巳绾蝺斶€?

          賀洪烈和張興英都性格頑強(qiáng)、堅毅。辦完兒子的后事,兩人一人拄著拐杖、一人背著農(nóng)具,開始下地勞作,在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(jì)重新扛起家庭的責(zé)任。

          “人站著能挖土,我坐著一樣能?!边@對夫妻每天天剛蒙蒙亮就開始干活。他家屋前屋后共有四五畝地,種著當(dāng)季的糧食和蔬菜,圍欄里養(yǎng)著母牛和家禽。

          兩人分工合作,配合默契:手上活由賀洪烈負(fù)責(zé);手上做不了的活,則由張興英干。賀洪烈想好了,大牛不賣,留下來生小牛,小牛養(yǎng)幾個月就可以賣大約六七千元。

          “彭長蓮4.5萬、陳文清6萬、張興發(fā)3萬、杜全惠2萬、李松芳1萬……他們相信我,都沒有打欠條。”賀洪烈始終記得,兒子患癌癥后,夫妻倆挨家挨戶上門找親朋好友借錢,有的立馬答應(yīng)了,有的思考了兩三分鐘點了頭,有的回避了……

          對于沒借他錢的,他能夠理解,畢竟自家兒子患的是絕癥;對于伸出援手的,他視之為莫大的恩情,堅持一點一點想辦法還上。

          “沒有一個人的錢是天上飛來的,能借給我錢的人,都是親朋好友,我們不能辜負(fù)他們的信任,還清了這些錢,我們兩個才可以挺直背說話,不會被一些人戳脊梁骨?!闭f這話時,賀洪烈提高了語調(diào)。

          因為夫妻的誠信,原本做好心理準(zhǔn)備“有去無回”的債主們,不僅拿回了錢,也見識了兩人的好人品。

          “他們兩個都是殘疾人,又出了這么大的變故,我們都勸他們不用這么著急還錢,但是他們信守承諾,還是一百兩百、一千兩千地送來。”賀洪烈的朋友譚明芳說,自己沒有想到,僅僅用了四五年時間,老賀就還清了向她家借的4萬元,“真是一分一厘從嘴巴里節(jié)約出來的?!?/p>

          一些欠款比較少的人,都對老人說:“算了,不要緊,不用還了?!钡琴R洪烈嚴(yán)詞拒絕,對他們說:“欠債還錢,天經(jīng)地義。債還清了,我才能挺直腰桿做人?!?/p>

          2000多個日日夜夜,夫妻倆勤勞耕作,還清欠款成了他們最大的心愿。

          夫妻倆算了一筆賬,他們有低保金、養(yǎng)老金、殘疾補貼等,再加上自力更生掙的錢,一年大概可以攢上2萬元,有時候運氣好還不止這個數(shù)。

          就這樣,在經(jīng)歷了白發(fā)人送黑發(fā)人的悲痛之后,賀洪烈和張興英7年多來還債不輟。如今,17.6萬元的債務(wù)只剩下了34500元,他倆的心理負(fù)擔(dān)也輕了些。

          多方伸出援手

          他們有信心兩年還清債務(wù)

          采訪中,賀洪烈和張興英顯得有些“心不在焉”,張興英不時會“消失”,不是去牽牛,就是到地里扯蘿卜。

          看著年邁的老伴干著體力活,自己卻搭不上手,賀洪烈既心疼又著急,目光緊緊追隨著張興英。采訪中,他移步到院壩中央,一邊聊天,一邊翻曬大筐里的紅苕粉。

          為了盡快還債,兩人精打細(xì)算、省吃儉用,一日三餐、油鹽醬醋,他們都一遍一遍從腦子過,平時生病了熬一熬就行。賀洪烈身上的外套穿了十多個年頭,他笑說自己根本不想換,這件衣服結(jié)實、耐臟。

          賀洪烈和張興英的遭遇令人同情,他們的這種誠信為本的美德更讓周圍的人敬佩。

          “兩個殘疾人、低保戶,硬是還了十幾萬元的債,稱得上是‘壯舉’?!碧泊宕迕駨埗黜樖琴R家?guī)资甑睦相従樱f,不少鄉(xiāng)親被他們感動,都想辦法幫助他們,農(nóng)忙時上門搭把手。

          每隔10天,太安村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隊隊員會上門收一次老賀的農(nóng)產(chǎn)品,帶出山去賣;鎮(zhèn)政府幫他家申請了臨時救助,修通了出行的小路;墊江縣殘聯(lián)組織醫(yī)生上門為張興英檢查聽力,今年3月將為她安裝助聽器……

          賀洪烈說,他對大家的幫助十分感激,也對自己還完債務(wù)有了更多的信心。“我還要為還清債務(wù)而努力,爭取這兩年把剩下的錢還完!”新重慶-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莎

          親愛的用戶,“重慶”客戶端現(xiàn)已正式改版升級為“新重慶”客戶端。為不影響后續(xù)使用,請掃描上方二維碼,及時下載新版本。更優(yōu)質(zhì)的內(nèi)容,更便捷的體驗,我們在“新重慶”等你!
          看天下
          [責(zé)任編輯: 杜漩 ]
          發(fā)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(wù)協(xié)議
          精彩視頻
          關(guān)閉